緩慢的晚餐時間是晚上六點半,管家會在大家集合後統一說菜,下面這張圖集合了今晚菜色大成
首先登場的是洛神花開胃醋,酸甜好滋味
海鮮盤-新鮮的鮪魚生魚片、明蝦和醃鳳螺~
值得一提的是,這裡的山葵醬是現磨的,沒有刺鼻的酒味,取而代之的是新鮮的輕辣香氣
海菜泥火山豆腐羹
海菜的來源就是最上圖中與海賽跑的人,管家說,原住民採海菜的過程有如冬季奧運,
利用四次小浪一次大浪的水位高差,掌握浪退的時候衝下岩邊採海菜,大浪來襲前又趕緊衝上岸
如此一上一下的跟海浪賽跑,還真的需要充足的體力才能勝任呀!
所以下次品嚐這道看似平凡的食材,要思來之不易啊~
這道菜的豆腐來自於花東縱谷的羅山,以泥火山泉水做為滷水來凝結豆腐
所需的黃豆量是一般豆腐的四倍,因此耗時長、口感比一般豆腐更紮實,搭上海菜的風味,全然的山海一體的新鮮滋味!
月桃葉柴魚飯糰搭配柳橙小米酒
這道菜的擺盤很令人眼睛一亮呢! 結穗的稻穗搭上樸質的原木盤,一整個賞心悅目!
以縱谷的好米拌入花蓮特產柴魚酥,佐以嫩薑裹剝皮辣椒
呵呵~這裡的每道菜常常都巧妙地把花蓮的山海特產融合在一起啊~
主廚給女生的是柳橙搭小米酒,給男性的當然就是小米酒囉~
給少爺的就是柳橙汁啦~
用月桃葉包裹一球球的柴魚飯團造型甚是可愛,飽滿的米粒香中帶著柴魚特殊香氣!
烤竹莢魚
今天的竹莢魚非常肥美,搭上辣椒的鹽水則是在地原民的吃法
接下來則是緩慢民宿的特色餐點-在地野菜DIY
親手為自己燙盤蔬菜,今天的四樣蔬菜依序:龍葵、昭和草、皇宮菜以及地瓜葉
管家說,一定要照順序吃...
在親身體驗之後,終於知道啦~因為,龍葵實在苦ㄚ~~~
川燙用的湯頭是柴魚水
如果還不夠飽,那來碗緩慢肉燥飯,口味甜而不膩
黃藤雞湯
黃藤就是老師用的籐條了!
沒想到藤心如此鮮嫩,雖然苦味十足,管家十分推薦我們嚐嚐,吃了這個,雞湯喝起來鮮甜無比!
甜點~阿美甜心
看起來很日系的甜點其實是阿美族傳統點心
在黑糯米粥中加入類似麻糬的「都倫」,微炙的都倫可以單吃也可以加入湯中一起食用!
各有奇趣! 好吃好吃!!
甜點上來時,管家把主燈關了~
搭上微光小燭的甜點份外有幸福的氛圍,呵呵~原來這個是LED燈呢!